外媒看廣州
  □劉竹溪(南都記者)
  原文刊於:紐約時報網站博客刊登日期:2014年7月9日
  原作者:迪迪·柯爾斯頓·塔特勞
  數十年來,戶籍制度體系決定著中國公民們可以生活、學習、工作、結婚和生育的地方。
  這種不滿,甚至令南方城市廣州的一項新政觸發了一場由若干大學在校生和應屆畢業生髮起的活動,他們熱切地傳播這樣的言論: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你想在讀書和工作的地方,而不是出生地結婚、組建家庭,那麼廣州———外向型的,南方地區的非官方中心城市,中國許多政治和經濟變革的發軔之地——— 是你的最佳選擇。
  本周開始的“到廣州去學習”活動,鼓勵在考慮報考大學的高中生選擇廣州。因為在這座城市學習,最有可能讓他們在此定居,這一切得益於廣州近期對“戶口”政策的放鬆。活動協調員之一,從江蘇省南京市一所大學獲得了社工學位的唐倩(音)如是說。
  根據活動組織者的聲明,唐小姐和另外六位發起人已經開始向另外四個中國城市———南京、昆明、青島和合肥———的官員們發郵件,呼籲他們學習廣州。他們也在互聯網上發佈信息,貼出照片,號召大家加入活動。
  讓中國人的生活非常複雜的是和戶口聯繫在一起的法律限制。戶口決定了一個人的官方“家鄉”在哪裡,這個人只能合法地在家鄉享受社會服務、工作、購置財產,甚至獲得結婚生育的許可。
  戶口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明顯是學習了蘇聯的“居住地紀錄”系統,主要作用是管控城鄉之間的人口遷徙。中央政府計劃放寬這項政策,但對於改革的預期是漸進而緩慢的。與此同時,一些地區開始採取自己的措施。
  5月中旬,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法制辦公室在官方網站發佈了一則通告。
  通告聲稱,那些不是廣州居民,但在廣州擁有合法工作,並擁有“集體戶口”(這種戶口是由雇主持有的),可以獲得戶口卡,允許他們在廣州結婚生子,而不是被強制回歸到登記戶口的出生地。這項政策覆蓋私營和國有機構,也就是說,從藍領工人到資深職員都可以受惠。
  “到廣州去學習”活動也提供了這份通告的副本,在網絡上亦可查詢。唐小姐說,這會幫助沒有廣州戶口的人解決“結婚難”和“生育難”的問題。
  “這會讓一些事情簡單化。”她說。
  新興的“到廣州去學習”並不要求一定要去廣州學習,它的目標是提醒年輕人,搬遷到這座城市的機會比較大。
  政策的改變將影響在廣州的10萬人,據中國媒體報道,這座城市有1500萬人口。
  唐小姐說,用錢通常可以買到門路,從而得到中意的城市戶口,但並非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財力。而且,提供這種服務的公司身份晦暗不明,游走在法律邊緣。
  “事情就是,你可以在一個城市學習、工作,但不能生活在那裡。”“生活”的意思是建立家庭。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城市裡購置一處公寓———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
  廣州的政策要求人才市場立即響應對戶口卡的申請,從而使得持有人可以結婚並生育。“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內容有刪節)  (原標題:南下廣州,尋找遠離故土的“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08bwfm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