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6日,“雪龍”號停泊在關鍵字排名浮冰區中。當日,為了抓住南極轉瞬即逝的有利天氣“窗口”,“雪龍”號全船上下嚴陣以待,各個崗位做好充分準備,積極備戰未來48小時的破冰突圍。
  新華社發
  本報記者 任敏
  記者6日從國家海洋預報台獲悉,“雪龍二手餐飲設備買賣”號將於7日至8日迎來最佳脫困時機。
  國家海洋預報台表示,7日全天至8日中午前後,“雪龍”號所處海域將抗癌食物第一名出現西偏北風,在潮流作用的配合下將使浮冰區的海冰鬆散,成為“雪龍”號脫困的最佳時機。而從8日傍晚起,當地風向轉為東南風,風力逐漸加大,將會促使該海域海冰和東南近岸海冰向西北方向移動,加劇該區域海冰的密實程度。
  冰情:房屋出租正東現上千小水塘
  “雪龍”號於去年11月7日出征,踏上第30次南極科考之路。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的極地遙感科研團隊製冰機二手買賣,一直和“雪龍”號保持密切聯繫,每天都為它提供精準的海面情況分析報告。
  監測顯示,“雪龍”船當前位置為東經144度25分,南緯66度39分,周圍海冰仍較密實,大塊浮冰與船舶的距離保持相對穩定,船東側6公里處以外的浮冰區進一步鬆散,浮冰間出現較多小塊清水區域。“雪龍”船距離東側清水區域最近距離約16.8公里,浮冰邊緣較前一日向外擴張了1.8公里。
  與此同時,北師大科研團隊人員還發現,“雪龍”號正東方向9公里出現了大大小小上千個小水塘,平均面積大約5000平方米。“崎嶇的冰面上冒出很多小黑點。”北師大全球院惠鳳鳴博士指著衛星圖興奮地告訴記者,這說明在潮汐和洋流的影響下,東側海冰情況正在好轉,密集度大大減弱,這也有助於“雪龍”號脫險。
  周邊:大冰山上演快速漂移
  此前,新華社曾報道,“雪龍”號附近出現了冰山,猶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威脅船隻安全。冰山如果與船隻“親密接觸”,後果將不堪設想。
  惠鳳鳴指著衛星圖告訴記者,“雪龍”號被困冰區有兩座大的冰山,最大的一座長約1公里,但過去幾天它已快速漂移,從位於“雪龍”號東南方向7.5公里處,移動到它的正北方向4.5公里處。
  惠鳳鳴說,“雪龍”號東部似乎有一條“暗流”,冰山主要在那一片區域活躍,而且從監測數據來看,冰山運動速度在減弱,潮汐作用也在降低,總體來看不會影響船隻安全。“雪龍”號附近還有另一座小冰山,位置一直未變,暫時也不會對船隻構成威脅。
  除此以外,專家分析,因為“雪龍”號已經開闢了1公里的“破冰跑道”,機動性也比較強,有足夠的能力躲避冰山。
  展望:浮冰若吹散或可4小時脫困
  據瞭解,困住“雪龍”號的冰區,最大厚度約4.5米,但“雪龍”號自身破冰能力僅有1.2米,強行破冰對船隻上機械裝置會產生損害。
  目前,中國、美國、俄羅斯氣象預報均顯示,今天將有一股熱帶氣旋經過,這是“雪龍”號不可錯過的脫險良機。
  北師大全球院副院長程曉說,熱帶氣旋不僅帶來西風,將浮冰往東南方向吹,還可能會帶來暖流,加速海冰融化,有利於船隻航行。此外他透露,“雪龍”號處於南緯66度39分,比中山站緯度低,而且目前是南極的夏季,隨著氣溫升高,海冰會越來越少,“脫困只是時間而已,大可不必著急。”
  雖然美國的“北極星”號已在救援路上,但程曉對未來情況比較樂觀,“從目前情況來看,‘雪龍’號靠自身力量脫困的可能性比較大,預計一周之內就能脫出重圍。”
  此外,據記者瞭解,截至昨天晚上7時,當地仍為東風,風速為3米/秒。如果預報中的西風足夠強勁,能吹散浮冰,按照每小時2海裡(1海裡=1852米)的航速,最快4個小時,它就能開到清水區,脫離困境。
  現場:積極準備“借西風”破冰突圍
  當地時間6日凌晨2點半左右,“雪龍”號啟動主機開始“動車”以拓寬“破冰跑道”,為破冰突圍做準備,但十分艱難。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在“雪龍”號上看到,大塊的浮冰擋在了船的周圍,“雪龍”號好不容易將浮冰壓成碎塊,空出的水域立即又被隨風吹來的浮冰占領。截至記者發稿時,這片海域的風向沒有改變,仍然是東南風,“雪龍”號向右轉向突圍十分艱難,船長連聲說“真邪門”。
  據中國國家海洋預報中心的專家介紹,7日凌晨左右至8日,“雪龍”號所在的這片海域將受到北方一股暖濕氣流影響,出現有利於突圍的西風。“雪龍”號所在的浮冰區目前正向外圍擴散,該區域邊緣的浮冰已呈融化狀態。但到9日,又將颳起東南風,突圍的氣象條件不樂觀。
  為了抓住南極轉瞬即逝的有利氣象“窗口”,6日“雪龍”號全船上下嚴陣以待,各個崗位做好充分準備,積極備戰未來48小時的破冰突圍。
  “雪龍”號船頭目前朝向西北方向,有三條突圍路徑可供選擇——右舷方向、右前方和左前方,但三條路徑都有風險。右舷方向直通清水區,但浮冰太厚,遠遠超過“雪龍”號的破冰能力,而且“雪龍”號受“破冰跑道”的限制,向右轉向極其困難。向左前方行駛有些繞路,而且浮冰更加密集。
  因此,“雪龍”號考慮向右前方突圍,但最大的隱患是距船頭500多米處的一座小冰山。如果靠得太近,“雪龍”號有被卡住的危險。根據預案,等西風把浮冰吹鬆散以後,“雪龍”號破冰就會相對容易,因而能與冰山保持一定距離,這時“雪龍”號將擇機向右前方突圍。
  遇險記錄
  最長被困20餘天
  從2013年12月27日到今年1月6日,“雪龍”號已經被困11天。其實,這並不是“雪龍”號第一次被困,也不是被困時間最長的一次。據瞭解,科考船隻被困在極地考察中比較常見。
  2008年12月,在我國第25次南極科考中,“雪龍”號在冰區曾有過破冰一天只前行60米的經歷,此後,因破冰艱難被困20餘天,所帶燃料消耗大半,直接影響了之後對南極中山站的補給和科考。在第26次南極科考中,“雪龍”號計劃從凱西站航行至中山站的途中也被海冰困住。
  被堅冰擋住去路,外國船隻也未能幸免。1991年,俄羅斯“費德羅夫院士”號破冰船在俄羅斯青年站海域附近困住,被迫在南極度過漫長的冬天。
  科考啟示
  考察南極需要
  高新空間技術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按照常理,極地的海冰也會快速消退。目前,北極的海冰正在消退,但南極海冰卻呈上升趨勢,而且其變化沒有規律,顯得飄忽不定。程曉透露,在這種情況下,在南極航行很難有經驗可循,更加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指導。
  以第30次南極科考為例,衛星顯示,2013年南極冰情較往年嚴重,北京師範大學、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中心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為“雪龍”號安裝“天眼”,多次規避冰區嚴重的海區。比如,去年11月22日,“雪龍”號離開弗里曼特爾,準備進入普里茲灣。“雪龍”號原定方案是,由東經77至78度之間進入普里茲灣。北師大全球院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衛星影像圖指出,如果這麼做,“雪龍”號很可能被牢牢困住。他們進一步發現,中山站的正北偏西方向存在不連續冰間水道,由此給出位於東經73度、南緯65度附近的最佳入灣切入點。
  程曉分析,這次“雪龍”號之所以被困,一方面是思想上比較大意,認為當地緯度不太高,不會存在嚴重海冰區;另一方面,在進入冰區後,應及時用衛星雷達影像,結合海洋氣象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及早提出脫困方案。他建議,今後應在國家層面建立相關機制,利用空間遙感技術,保障我國在境外尤其是危險地區航行船隻的安全。  (原標題:“雪龍”號今明迎最佳脫困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w08bwfm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